在一片舍棄吊頂的潮流中,臺式風獨排眾人逆流而行反而開創一方天地,豐富多變的吊頂成為臺式風的重要特色。大家肯定很納悶,在這講求簡約、不浪費鋪張的潮流中,為什么臺式風仍然重視吊頂的設計?下面歸納幾個問題,讓大家深入了解吊頂在臺式風扮演的角色。
Q.為什么吊頂設計對臺式風相當重要?
力求利落的臺式風,特別在意設計的完整性。而在空間中占據面積最廣的就是天花,總有粗厚的大梁存在,再加上管線走天,凌亂得讓人風中撩亂。對于講求強迫癥審美的臺式風來說,遮丑是一定得做的。而單純的平頂設計,總是了無新意,因此開始鉆研吊頂造型的多樣變化。
Q.設計復雜的吊頂不怕吃掉空間高度嗎?
我相信這是多數人的疑問,這也是現在一般人不愛做吊頂的原因,設計造型吊頂的起源是因為早期臺灣的住宅高度通常較低,一般以平頂為主。而隨著對生活要求的舒適度越來越高,開發商的住宅案基本上都有3米4到3米6的高度,即便加上吊頂也不妨礙生活,不會有壓迫感。而在設計上,透過造型吊頂反而能讓空間拉高。
01 ) 疊加式平頂天花
一般在空間中看到的平頂天花都是干干凈凈、四白落地,頂多再加上嵌燈與空調出風口。而臺式風空間則不甘于平淡,利用板材疊加,就像積木般一塊塊拼組吊頂,看著有立體感。有時也會簡單利用線條裝飾,若是中大戶型的空間面積大容易失焦,借著在平頂加上木條,導引視線橫貫空間,讓視覺有重點。
02 ) 立體曲線吊頂
受到歐美建筑設計的影響,臺式風空間經常融入建筑手法,像是立體的曲線吊頂就是其中一例。這里的曲線吊頂,并非是在平頂天花加上弧線的設計,而是利用高低落差創造向上的拋物線條,從二維平面晉升到三維的立體質感。
03 ) 木作吊頂
臺式風的吊頂除了在造型上大做文章,也善于運用木質鋪陳吊頂。這是因為深受日本建筑文化影響,臺式風空間經常使用木質裝修,像是格柵、木貼皮墻面,當然天花也不放過,順勢鋪陳大面積的木質,讓天花、墻面與地板相互呼應,為空間注入滿滿的溫潤質感。
04 ) 鏡面金屬吊頂
在早年,臺灣開發商建造的建筑屋高相對較矮,加上吊頂后,壓迫感就更大,因此改建老屋時,常發生空間高度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困擾,臺式風開始在吊頂或大梁貼上鏡面,透過鏡面的反射效果無形延伸視覺高度,弱化吊頂的存在感,成為臺式風空間常見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