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看裝修合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幫助你了解裝修的整個流程、保證施工的安全性,還能幫助你避開那些可能出現的經濟和法律陷阱。下面長沙裝修公司的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下裝修合同的具體類容和規范。
一、承辦方資格
首先要確認承辦方得真實性和合法性,即檢查他們的相關資格證書、委托書等;其次,要了解承辦方的社會信用,即過往案例的完成度,是否有較多投訴等。
二、檢查合同中材料的質量
承辦方提供的材料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有檢驗合格的證明,且符合國家環保標準。
三、檢查合同的工期
在合同中,應明確規定工期,如果因為承辦方拖延工期的,工期應當順延。但如因承包人責任不能按期開工或無故中途停工而影響工期的,工期不順延。
四、付款方式
常見陷阱:前期付款額度過高
合同中常見的付款方式:首次付款:在開工三日前支付55%;二次付款:在工程過半時付40%(隱蔽工程結束時);三次付款:在竣工驗收合格時付剩余的5%。這樣的付款方式明顯對屋主是不利的;因為到工期過半時,如果真產生了較大的矛盾或者分歧,屋主就會進退兩難;特別是到了后期,屋主就更沒有話語權了,因為大部分的款項已經都給了承辦方了。
正確做法:
首次付款:開工前三日預付工程款的30%作為工程起動資金,這樣可以保證裝修材料用時到位,不影響工期的按時推進;二次付款:應支付工程款的30%-50%,因為飾面材料往往較基層材料貴一些,如果這個時候出現資鏈斷掉,容易耽誤工期。三次付款:工程收尾時支付10%的工程款作為工人工資,可以起到穩定“軍心”作用,鼓勵工人做好收尾工作。維修保證金:工程竣工后,屋主應保留工程總額的5%作為質量保證金,在半年后支付。這樣可以有一個時間段考察工程的質量。
五、電器/材料
常見陷阱:以假亂真
一般來說,屋主會在合同中標注一些重要電器、材料的品牌。
但是一些小電器或者一些無法輕易被辨認的材料,如油煙機、消毒柜等,裝修公司可能會私下替換,甚至把材料的標簽“偷梁換柱”。
正確做法:
①所有材料/電器都要一一寫在合同中,事無巨細;
②所有的電器/材料的基本市場價要了解,在驗貨時要仔細檢查,或者找專業人員陪同檢查。
六、工藝規格
常見陷阱:模糊不清
一般來說,屋主更關心單項的價格,不太懂專業性比較強的工藝和環保等級;而長沙裝修公司也深諳這一點,經常性的忽略或者含糊規格、等級等等。這樣屋主后期即使是發現異常,也無法反駁。
正確做法:
①提前做功課,不要一問三不知。
②在看合同時,有任何不清楚的條款,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當面問清楚、說清楚,寫進合同里,避免日后的麻煩。
七、增減項
常見陷阱:未加入合同導致惡意增項
很多屋主在裝修中,經常發現工期剛到一半,預算卻已經超出計劃的情況,這是因為工程中多了很多的增減項。包括個人增項和惡意增項。個人增項是指因為審美或者實用性要求,屋主要求長沙裝修公司臨時做的改動,從而增加的費用。如,本來陽臺不要水管,后來又想加上水管;臨時改變吊頂方案等等。這一部分是正常增長。我們要注意的是惡意增項,包括惡意漏項、惡意拆分、計算混亂、材料模糊等。這是長沙裝修公司常用手段,漏掉幾項不太注意但是價格又高的項目,用低價誘惑你簽約,簽了不加項,也不退定金等,讓屋主進退兩難。
正確做法:
①在合同簽訂前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以及服務項目,在施工圖上注明具體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作為合同附件。
②要注明非屋主意愿增加的項目產生的費用,不超過總費用的10%。
③新增的款項,屋主與長沙裝修公司要達成一致,并簽訂書面的變更協議,雙方要簽字確認。
5八、面積大小
常見陷阱:面積增加
屋主一般不會親自去量房屋的整體面積、單屋面積,合同中一般用的是賣家給的數據。這個數據難免會與真實數據有出入,最容易被長沙裝修公司做手腳。
正確做法:
重新找工人測量,記錄單項面積,寫進合同中。
九、 條款
常見陷阱: 產生歧義
裝修公司經常會在合同條款中使用一些模棱兩可的字眼。
如,原定材料沒貨/缺貨時,可使用相同型號的材料,但是“同”指的是型號、質量還是價位呢?這些后期都可以動手腳。也解釋不清楚。
正確做法:
提前選好兩三種替換材料和家具的品牌,白紙黑字寫進合同中,不接受其他品牌的更換;如果覺得麻煩不想替補的話,至少要標注是同等價位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