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房子的時候,有的朋友認為:“踢腳線不是標配嗎?安裝木地板的時候一起安裝就好了嘛”還有的朋友認為:“踢腳線真的很土,不用踢腳線更好看”肯定有朋友會問:裝修房子一定要有踢腳線嗎?在回答之前,我們先來聊聊踢腳線到底有什么用:踢腳線是地磚與墻面交接處貼在墻底的一種材質,做的低一些稱之為“踢腳線”,做的高一些我們則稱之為“護墻板”。
從功能方面來說,踢腳線有5個作用:保護墻面、方便打理、隱蔽電線、遮住伸縮縫、美觀裝飾。
1.方便打理踢腳線就是為了防止腳踢到墻面或者打掃衛生時弄臟墻面,弄臟踢腳線清潔起來比弄臟墻面方便得多。現在室內墻面漆多為水性漆,偶爾臟污用濕抹布擦擦還可以,但是如果長期被水汽污染還是會變色脫落。
2.保護墻體踢腳線正好在墻腳的位置,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沖擊力對墻體的傷害,例如擺放家具時,家具腳對墻面的沖擊。
3.遮住縫隙地板和瓷磚施工完畢后,在過冷過熱的情況下會產生一定的熱脹冷縮,所以在鋪設地板和瓷磚時,師傅都會在墻邊預留一些空隙(伸縮縫5-8mm),防止地板在膨脹時沒有辦法伸展,相互擠壓,導致起翹、空鼓、變形甚至損壞。踢腳線能完美地遮擋住這些縫隙,還能阻止灰塵等掉進伸縮縫中。
4.隱蔽電線踢腳線可以留出內部空間方便電路走線,不用再開槽埋管,完全不會影響墻面美觀。
5.美觀裝飾踢腳線能夠跟門套、天花等形成視覺上的統一,起到裝飾性作用。
踢腳線安裝方式
踢腳線的安裝工藝一般有三種:貼墻式、平墻式、入墻式。
1.貼墻式貼墻式就是直接將踢腳線用釘子或粘合劑安裝在墻體表面,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一般適用于木質、瓷磚和PVC等材質的踢腳線。
2.平墻式平墻式就是在墻腳位置開槽將踢腳線安裝在與墻面同一平面上,這種方式適用于瓷磚或石材踢腳線,可以讓空間看起來更開闊。
3.入墻式入墻式相比于平墻式安裝要更深入一些,遠看會感覺墻壁懸浮在地面上,有一種充滿未來感的視覺效果。
踢腳線選擇原則
1.與室內門、門套同色室內門一般都是帶門套的,所以踢腳線的顏色最好能與門套同色,保持風格的統一。但是千萬慎選太深的顏色,搭配不好很容易顯得土氣。
2.和地面同色如果地面是木地板,踢腳線的顏色就可以參照地板來選,這樣視覺上更統一,能讓地板有一定的延伸感。
3.閉眼選白色白色踢腳線是最百搭的一種,不論是用在局部還是搭配其他夸張色彩的墻面,都不會影響整體風格。
4.和墻面同色如果家中有大面積彩色墻,在選踢腳線的時候可以參照主體墻色,這樣的顏色與墻面能更好地銜接在一起,還能拉高層高的視覺感受。
5.反差色選擇與墻面或地面完全相反的顏色,這樣的撞色設計需要在其他有呼應才不會顯得突兀,例如墻面、鏡子或柜子有與踢腳線相同的色彩。
6.寬度和樣式一般踢腳線高6-10cm,厚5-10mm ,樣式豐富多樣,但是不建議家中使用造型過于復雜的踢腳線,這樣反而會造成不便。
現在裝修中比較常見的簡約現代、北歐風、原木風造型都是相對比較簡潔大氣,踢腳線也可以相對簡單一些。
如果家里不用踢腳線應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地面使用自流平處理,不鋪木地板和瓷磚的,完全可以不用踢腳線;但是如果地面鋪木地板或瓷磚的家庭,就要解決伸縮縫的問題,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
1.打膠處理墻面與地面的縫隙用同色玻璃膠來收口,這是操作起來最方便的方式,但是收口膠的質量性狀會影響它的壽命,請參考臺上盆水槽邊緣的玻璃膠。
2.收邊條各種收邊條的出現,幫我們解決了很多收口收邊的問題,簡化了工序也具有獨特的美感。
3.“墻壓地”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墻面裝飾材料壓在地面上進行收口,例如整墻木飾面板或墻面貼磚/石材,這類凸出墻面一定距離的裝飾形式都是可行的。
除了用墻面裝飾來壓地,還可以利用墻體本身,主要是在墻腳開槽,在鋪地板的時候直接將伸縮縫留在墻內,渾然一體。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你家有踢腳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