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衛生間,甚至包括陽臺,這三個空間的裝修,都需要圍繞一個字展開,這個字就是:水!因為這三個空間經常遇到水,所以防水,排水等工藝要做的特別細。今天我們匯總一下廚房、衛生間常見的一些施工工藝:
一、地漏工藝
地漏工藝常見的有“十字形”和“回字形”
1、十字形
以地漏為中心,地漏的四角對準地磚的十字線,或地漏的四個邊對準地磚的十字線,向四周方向延伸開去。這種方法較好地保持了地磚的完整性,相對美觀,坡度也比較自然。
2、回字形
把地漏嵌在一塊地磚的中間,為使地漏低于地平面,把磚按對角線打成四塊,從而達到讓地漏下沉的目的。這是很多業主裝修都會采用的方法,比較實用。但缺點也顯而易見:不夠自然,有煞風景。
二、墻地磚鋪設工藝
1、干鋪法
干鋪所用的砂漿水分比較少,不會有起泡的出現,更不會出現空鼓的現象。干鋪對基層的處理要求比較高,因為干鋪所用的砂漿水分比較少,基層如果不加水的話,會導致砂漿缺水,粘貼就不牢靠。
2、濕鋪法
濕鋪的砂漿水分比較多,極易出現水泡和空鼓的情況。濕鋪對基層的要求就比較低,基本沒什么要求。干鋪相對來說優點多一些,但價格貴,而濕鋪的話,經濟實惠,但很容易出現起泡和空鼓的情況。
三、墻地磚陰角施工工藝
地壓墻的工藝:墻磚和地磚之間有一道接縫,也就是說如果墻面上有水淌下來,最后都會順著縫流到你的防水層上,滲不下去就淤積在那里了,長此以往,要么就是防水層哪天漏了,要么就是成了培養細菌的溫床。
墻磚壓地磚:墻上淌下的水,會直接流到地磚的釉面上,又因為衛生間鋪地磚不會是平的,必然是形成一個坡度向地漏傾斜,所以這些水就不會淤積,最后都將流到地漏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