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彈線放樣——根據施工圖,放出所有的隔墻位置線
2.翻邊施工——衛生間、陽臺、空調隔板等易積水部位,底部須做 200mm 高的鋼筋砼翻邊,厚度同墻體。 翻邊處地面預先鑿毛,樓面植Φ8 鋼筋,間距不大于 450mm,在頂端處綁扎Φ8 鋼筋連接,完成后制模澆搗 C20 細石砼翻邊。
3.墻體拉結筋施工——植筋位置應在灰縫處,老墻體鉆孔深度不小于 600mm,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 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不應小于 500mm,鋼筋末端應有 90°彎鉤,在灌漿前, 必須清除孔內雜物,灌漿應飽滿。
4.砌筑墻體—— 砌筑時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90mm,磚墻的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 為10±2mm,砌塊水平灰縫寬為15mm,豎向灰縫為 20mm,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砂漿飽滿度不應低于 80%。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假縫。
5.澆筑構造柱、構造梁—— 所有填充墻均應在門窗洞頂標高設置過梁。當墻高≥4m 時,在墻高的一半 處設一道通長鋼筋砼圈梁,圈梁寬同墻寬,高 120mm,配筋主筋 4*?10、箍筋 ?6@200。圈梁的縱筋應與構造柱框架柱預留插筋連成整體。 門窗洞口一側為砼結構的門窗頂過梁均采用現澆鋼筋砼過梁,應將過梁與 柱、墻進行有效連接。過梁在磚墻上的擱置長度每邊不小于 120mm,其余擱置 長度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可采用預制過梁。 當墻體長度≥5.0m 時,中間應設置構造柱。
6.斜磚塞頂——墻體砌至接近梁、板底時,進行斜磚塞頂,應留 20~30mm 的空隙。斜磚塞頂應在墻體施工完畢 7 天后進行。
7.粉刷、抹灰——粉刷前,不同墻體材料交接處應加強處理,多孔磚與砼墻交接處設置大于 300mm 寬金屬網;配電箱、消火箱墻面背面金屬網滿鋪防止裂縫;配電箱、消火箱 墻面留洞,洞深同墻厚,留洞時四邊大于孔洞 50mm,背面均做金屬網粉刷。